邁向淨零排放,農業部門如何公正且積極轉型

 

在推動淨零轉型過程中,將對社會各議題、各群體、各面向,產生一定的影響;《2050淨零排放》框架下,公正轉型之重要課題,在國際肯認、程序與分配正義相關定義上,可否確實盤點各項淨零發展策略中的各個利害關係人,,理解應被關注的政策議題,並於此基礎下共尋溝通、解決之道。

 

農業部門,在面對環境變遷挑戰,首當其衝;配合臺灣2050淨零轉型關鍵戰略規劃3大自然碳匯路徑,針對自然環境中「森林」、「土壤」及「海洋」,可吸儲之碳匯源,規劃增()匯路徑;然過程中,部分自然碳匯工作展開,如濕地保育復育、海洋資源環境、森林維護經營等,使在地居民或相關所有權人開發權益限縮;農業部門提出引入多方資源,藉由獎勵補貼、相關碳權機制、農業ESG方案等多元模式,輔以經濟效益評估,建立共享機制。對此,工業技術研究院特邀國內農林漁畜各界賢達,交流並集思廣益,擬透過專家學者釋疑,並同步蒐集有機農業等產業相關參與者,在對於自然碳匯下之淨零公正轉型影響範疇分析。

 

上午會議,由農業科技研究院 陳玠廷副主任,針對農業部門淨零政策下,提出減量、增匯、循環、綠趨勢四大政策,各自相關目標與措施內容,並暢談淨零公正轉型對農業部門的影響;接著由工業技術研究院 張景淳研究員,針對淨零公正轉型,說明社會既有轉型過程存在已知或未知的變動影響,然這些影響可能為積極正面、也可能為消極負面,並在公正轉型五+1面向基本框架下,透過如農業生產碳排資訊、自然碳匯本土樹種等基礎資料不足、地方農村再生等第一線實務案例,引導參與者,以淨零框架下,農業轉型過程受影響之群體與議題為題,接續分桌討論。下午會議,則由農業科技研究院淨零辦公室 鄒幗馨主導查證員,就農業部門面臨之碳匯議題、碳費碳稅,及產品碳盤查與碳足跡等,並舉例農企業台畜、大豆等產品碳足跡查證案例,說明相關法規與實務經驗。

 

相關結論可由整體農業轉型政策脈絡、人才與技術導入、評估方法論、後端培力與機制建立等區分;整體農業長期社會脈絡轉動下,由過往以農立國、中期的工業化、近期提及之智慧化,農業部門長期被不平等對待,使該產業轉型具有人口老化、產業接班、土地分割等問題,以上種種導致產業經濟規模推動上,無法順利開展。因人口老化、整體社會工業化、農產業新技術導入、基礎設施不足等原因,造成消費者、生產者之間,供應鏈與需求端無法對接與串聯;浮現目前台灣農業生產端,有意識與淨零轉型接軌,但衍生之成本轉嫁於消費者,未獲認可與買單。且尚須考量整體農業廢棄物涉及循環廢資材之運用,目前缺少完整之產銷配套措施。

 

而備受各界關注之碳相關議題,在淨零農業轉型框架上,參與者多探討於大原則 定義、方法學與其商業模式;諸如生產者欲投入產品端之碳盤查與碳足跡作業,惟資源、工具、資金與方法論上之不足,無法普及讓多數農業從業者理解。另建議遵循國際趨勢,成立超級基金(Superfund),針對整體社會建立資源再分配,挹注到碳匯研究方向,除了建立方法學,使其變成模式推廣,也真正變成大家可以用的解方,創造雙贏才能達到真正的公正轉型。

 

而農業部門利害關係人之盤點,又可大致分為以下大型企業、第一線農業從業人員與擬定農業相關政策業務之公務部門;以大型企業而言,與會者多數認為企業淨零應負擔其相對應之責任,同時認為農業部門應多多嘗試與企業合作,從ESG角度出發思考,讓整體農業政策真正邁向淨零轉型;目前農戶在與企業端接軌上,仍有高度知識上的落差。而不同的農戶型態和規模,應有不同場合、培力與相關主責單位共同研商和討論,如農業轉型到循環經濟、再到目前的淨零公正轉型議題,也可以嘗試由地方創生角度來討論,目標讓農戶跨出不同政策之思維,一同學習與進步。最後,第一線地方政府農業主管機關、地方農會、協會等,目前針對淨零、公正轉型普遍意識不足,故應針對相關業務推動者,提供培力等資源,讓政策端與民眾接軌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