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阿DEN去哪裡【韓國懂能源之旅 PART 2 KEPCO電力博物館】

 

在大雪中前往KEPCO博物館。

 

上一篇的韓國遊記結束在我們在首爾能源夢想中心遇到大雪。

 

這場大雪號稱是首爾的「百年大雪」,懂能源團隊跟阿DEN不畏風雪繼續趕往下一個行程。

 

KEPCO電力博物館

 

KEPCO電力博物館位於江南,由韓國電力公社(KEPCO)所設,知名的KEPCO藝術中心與表演場也在這邊。

 

博物館除了介紹KEPCO在韓國電力上的成果貢獻,也展示了電力相關的發展歷史及科普知識。

 

在這裡團隊也好好地觀摩了一下,了解如何將刻板印象中比較不有趣、了解門檻比較高的電力知識,透過不同的策展手法來推廣給社會大眾。

 

DEN以下也分享一下這次在博物館裡看到的實用內容📖

 

▍人類是怎麼開始使用能源與電力的呢?

 

因火山或閃電意外點燃的火,讓古人開始學習如何控制火。

 

有趣的是這邊還用天上的雷神打雷圖示意🕺🔨🌩

 

而電力則是在西元前600年,古希臘發現摩擦琥珀會產生一種可吸起輕巧物體的吸力,這就是現代人理解的靜電。

 

不過世界的電力工業是一直到1880年代才逐漸形成,到20世紀迅速發展,並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發揮它關鍵的角色。

 

電力也才終於成為現代居民日常生活必備的元素。

 古人發現能源的使用(還有雷神!)

 

▍韓國的電力業怎麼開始的呢?

 

韓國電力產業是在19世紀與清、日、美等世界列強簽訂貿易條約,並多次派出使團學習先進科技開始的。

 

朝鮮王朝於1898成立韓國第一家電力公司「漢城電氣株式會社」,這也可視為KEPCO的前身。

 

同年開始了電車路線建置工程,同年底也在東大門市場的區域內建立了首座商業發電廠。

 

隔年,首條電車路線開通,之後逐漸擴大,成為社會大眾交通工具、以及韓國首都先進的象徵。

 

景福宮的電燈設施也登上美國愛迪生公司的報告,認為是在東方推廣愛迪生公司產品的優良示範設施。

 

▍從電車與懷舊日常景象,與電力連結

 

如同上面提到韓國電車與電業發展非常相關,因此在博物館中有展出與電車相關的歷史文物,以及規劃懷舊區域復原場景,讓參觀者能夠透過體驗來理解當代電力對韓國進步發展的影響。

 

現場除了有電車造景可供網美拍照之外,還有模擬電車駕駛體驗!

韓國的電車與電力發展脈絡非常相關,可以在電車造景拍美照之外,甚至可以體驗模擬電車駕駛。

 

在懷舊區域擺出了如傳統映像管電視機、音響等電器,營造出濃濃的復古氛圍,可以在這裡體驗到過去家電逐漸普及的情境。

 從懷舊的造景中,瞭解過去人們使用家電的情況。

 

當然這些與電力相關的生活形態與普及過程,也都受到過去的地緣政治,包含日韓關係、二戰、韓戰等的影響。

 

▍這些電氣設備好像看過、卻又不知道是什麼呢?

 

博物館展出不同形式的電氣設備,例如弧光燈與碳棒、礙子、變壓器、開關。

電力業的電氣設施,如礙子、弧光燈與碳棒、變壓器等。
 

弧光燈雖說聽起來很高深,其實我們身邊常見的水銀日光燈就是一種弧光燈喔!

 

原理是以氣體隔開電極後,利用電弧產生光源。

 

另外除了水銀外,氣體放電燈具也可以使用鈍氣如氖、氬、氪、氙等來填充。

 

還有還有,相信大家一定有看過高壓電體上面一串串像算盤珠珠的白色元件,那就是用來做電氣絕緣兼固定用的礙子!

 

外型設計上也是考量要能防止電弧、擊穿和其他電氣故障,這些都可看出過去電力工作者不斷研發改良的苦心。

 

▍現代化的互動方式

 

除了背板圖文展示、影音與實體陳列之外,博物館內也導入新穎的互動模式,例如利用VR頭套、3D操作等,來展示發電機組的原理和結構。

 

另外也有一些可以動動手的裝置,例如發電機可以直接用手去轉動來體驗發電的情況。

 縮小模型來展示發電設施結構與原理。

 館內有3D操作互動、VR頭套、影音等多樣化展示方式。

 

參觀完一圈,感覺上了一堂身歷其境的韓國電力歷史課呢!

 

我們也會把這個經驗與視角帶回來,希望未來可以在能源知識推廣這條路走得更深更遠。

 

走出KEPCO,外面的大雪也已經平息,阿DEN也要跟著團隊前往下一個地方了!

逛完博物館也剛好停雪了!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